瑞士现在是世界钟表的代名词,但是钟表却不是瑞士人发明的,中国于西元1092年发明了世界第一个具有擒纵结构的钟(北宋苏颂监制的水运仪象台),而德国人则发明了第一个怀表(纽伦堡蛋),许多腕表的功能都是从怀表衍生而来。在钟表品牌中,鼎鼎大名的A. Lange & Sohne与Glashutte Original 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复兴,德国特有的制表技术与机芯设计备受瞩目,独特的创意与结构,高阶精致的修饰,甚至超越瑞士一线品牌,深受钟表玩家的青睐。今天介绍的Lang & Heyne则是箇中翘楚,位于德国萨克森省的首府"Dresden",邻近制表重镇Glashutte。品牌是Marco Lang和Mirko Heyne于2001年所创立,但是隔年2002年理念不合,便由Marco Lang一人独立经营至今。Marco Lang家族已经有五代都是从事制表业,且每一代都有大师认证证书。
Marco Lang
1.本次介绍表款使用的是品牌自制的Caliber V,除了德国传统3/4夹板,K金套筒,摆轮桥板雕花,鹅颈式微调之外,擒纵叉使用胡须型擒纵叉(上有平衡结构的擒纵叉,常见于瑞士高阶天文台怀表),并以钻石制作摆轮轴心(耐用度非常惊人)及具有恒动力装置(位在擒纵轮上方,一秒释放一次的恒动力装置),并搭配跳秒功能。另外本表具有日期,日期不是圆形排列(约270度),每月31日跳到1日时,不是使用常见的逆跳方式,而是直接横跨过去,非常不简单。
2.本表表壳约39.5mm,搭配珐琅瓷面盘以及将官式后底盖,底盖内有透明玻璃,每一枚机芯夹板都以仿鎏金的方式处理,鎏金是电镀尚未发明以前的一种金属表层的处理,是以金箔混合汞再加温,当汞蒸发以后,让金箔留在金属表面产生细纹的技法,早期很多怀表的机芯制作都采用此法,Lang & Heyne机芯夹板以镀金再用磨砂打磨的方式处理,又称为霜金。
3.Lang & Heyne的每一只手表都是最传统的18,000次/小时的振频,以及使用宝玑式双层游丝。双层游丝的优点在于摆轮的摆动等时性较好,冬天与夏天游丝的收缩与膨胀较有空间,同时各方位受力点平均,方向差较低,走时准确性佳,但是制作难度高于单层平卷游丝许多。
老邓总结:本表结合德国及瑞士高阶制表工艺于一身,包含德国传统的3/4夹板、K金套筒、摆轮桥板雕花,以及瑞士的宝玑式双层游丝、具平衡装置的胡须型擒纵叉;加上珐琅面盘、将官式后底盖,配合恒动力装置,跳秒以及跨越式日期显示方式,表里如一,兼具绝美外在、精致做工及复杂工艺于一身的高阶腕表,绝对值得珍藏。
转载须征得本头条号作者同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