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你可以带上耳机,因为这样或许能够让你更加切实的体会到下文所述的一个特殊群体的世界。
今天是9月24日,一个稀松平常的周日,但是作为9月的第四个周日,它还具备着一个特殊的意义——世界聋人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现在全球有3亿6千万人罹患听力障碍,随着人口老龄化,全球耳聋所致疾病负担将进一步增加。而在中国,目前估计残疾性听力障碍人士已达7200万。
一场公益 多种声音
我们都知道,随着岁月的侵蚀,听力也会逐渐减退。但是,除了老年人,越来越多的儿童也正在饱受听力障碍的困扰。前不久,由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公益捐助项目“橙色书包”在网上掀起一阵热潮,而在疯狂传播的同时也引起了一片热议。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人说,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公益,让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这些特殊的人群;有人说,橙色书包会让听障儿童“被标签化”,受到区别对待,从而造成其心理负担,甚至更容易遭到不法分子侵害。也有人说,让孩子脱离特殊,是听障儿童家长一直努力的方向,这样才能给孩子公平公正的社会地位。但这样的公益活动能摧毁他们多年的努力,使孩子们在被照顾、被可怜中成长。
发起这场公益活动的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工作人员则表示,标签其实是个伪命题,我们的出发点是让大家认识到不同,反而能更好地互相理解和帮助,才能达到共同的幸福。如果觉得没有问题,为什么还会有特殊教育学校呢?城市里有盲道、残疾人扶梯,还有一些特殊的标志,包括拐杖。所以歧视永远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源于人心。
听力障碍的病因及治疗
而无论秉持哪种态度,我们都应该对听力障碍有所了解,不止是为了关爱他人,也是为了更好的关爱自己。
听力损失的分类及病因
传导性听力损失
病因:胆脂瘤、慢性中耳积液、中耳感染、外耳道阻塞(包括肿瘤、耵聍、脓液)、耳硬化症、鼓膜穿孔等;
感觉神经性听力损失
病因:衰老、脑肿瘤、某些药物、儿童期感染、先天性感染、遗传性缺陷、强噪声、剧烈运动所致突然压力变化等。
如何治疗?
听力损失的治疗要取决于病因,比如噪声所致要减少噪声强度或者远离噪声源,肿瘤所致就要切除肿瘤。但是对于大多数其他原因造成的听力损失只能进行听力补偿。
目前多数中到重度患者会通过佩戴助听器将声音放大,提高患者交流和接受声音的能力,但是无法将听力恢复到正常范围。
而对于佩戴助听器无效的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多采用人工耳蜗植入的治疗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将非常小的微电极植入耳蜗,同时将一个接收器包埋在而后上方的颅骨内,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或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
关爱越多 希望越大
戴上耳机,你听不到悦耳的旋律,听不到窗外的喧嚣,也听不到家人的呼喊,只能默默地感受着这个无声的世界。
贝多芬曾经写道:“在这个人类社会中,我没有一刻放松;没有有效的沟通、没有相互间的信任。我必须得在寂静中独自生活,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与社会接触......这样的生活简直令我绝望,我几欲结束我的生命。”
在如今的社会,你是否愿意给予这些特殊的人群多一丝关爱,让他们安静而又充满希望地度过?
图片来源:123RF图库
版权声明:本文为春雨医生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reading@chunyu.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