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福海工贸集团总经理陈涛
2013年11月7日,大红门福海国际北京巡展活动正式启动,这次活动,继杭州站、广州站之后,将广州、杭州、服装品牌以及大红门上下游市场资源再度整合,200余家商市场、服装品牌实地考察大红门投资环境,很多南方品牌表示愿意以大红门、以福海国际为基地,直接设代理处,进而辐射、打开整个北方市场。
另外,2014年4月,在北京南中轴路木樨园桥西南隅,北京首座集服装展示,服装文化设计研发和批发零售整合一体的巨型服装航母,福海国际服装大厦将开张迎客。
据大红门服装商贸集团总经理陈芳介绍,大红门福海国际根据市场和品牌的需求积极调整经营模式并推动大红门产业升级,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突破:
新模式:1+1展贸平台,构筑“总部基地模式”
“在福海国际,我们打造了一个新的模式,叫总部基地模式。这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我们经过多年调研得出的发展方向,是顺应当今服装品牌商发展需求量身定制的。”福海国际项目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据悉,所谓“总部基地模式”,是集合了销售、服装展示、设计研发、营销推广等多种产业要素和商业元素,将服装产业链中的多个环节、多种功能整合为一体的服装商业综合体。
活动现场
以往传统服装摊位供求关系上长期存在着这样一个矛盾:一方面,具有一定规模的商户,需要面积大,楼层好的优质铺位;另一方面,这些铺位租金较高,而且数量有限,往往一铺难求。针对这一矛盾,福海国际创造性地引入了“1+1展贸平台”,即一间低楼层商铺搭配一个高楼层营销中心,满足品牌商更多方面需求。低楼层的优质铺位,作为商家的品牌形象店,能够满足服装展示、销售的需求;与铺位同处一个楼里的高楼层营销中心,能满足服装展示、销售、贸易、办公、洽谈等多种需求。铺位与营销中心两者相互独立、各有优势,又融合一体,互通有无,首个实现销售商务“一体化”。
与传统的服装批发市场相比,“所见即所得”的1+1展贸平台更加人性化和贴心化,节省了商户商谈的时间和成本,增加了商户与客户间的沟通,还充分提升商户竞争力,成为增加商户盈利的关键,为商家创造更多盈利空间,是“总部基地模式”的有力支撑。
活动现场
新规划:创新楼层规划,发挥集聚效应
在楼层规划上,福海国际可谓标新立异,开创了服装商业的一种全新概念。通过前期的大量考察调研,项目组发现,传统的以品类区隔的楼层划分方式,虽然可以确保每个区域、不同楼层都有适应不同客户群体口味的商品组合,然而,这种模式对于批发商而言却是一种苦不堪言的“折腾”。在进货之前,一般批发商心中都有明确的采购风格定位,以品类划分的楼层,往往将同一风格的服装分布于不同楼层,这就意味着批发商需要辗转于各个楼层之间,采购效率自然低下。福海国际充分考虑商家的诉求,以科学化的功能区分作为原则,创新性地将同一区域品牌集聚在同一楼层,一方面提升了批发商的采购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品牌商发挥集聚效应,可谓一举两得的创新举措。其中,B2—B1层以欧日韩风格、时尚、少女等潮流女装为基础,打造批零结合的流行混搭区;F1则融合了大量时尚品牌女装;F2以广州品牌为主,包括深圳、福建等地优秀品牌;F3以杭州品牌为主,包括上海、江苏等地优秀品牌;北京等泛北方地区地产品牌则集中在F4;F5以汉派、渝派品牌为主。F6-F8是独具特色的“1+1”展贸平台,F9作为功能配套区,集合了众多品牌餐饮,势必将成为提升福海国际人流量的另一大因素。
新理念:批零结合一体,实现多元发展
大红门·福海国际的另一大革新,在于其倾力打造的批零结合为一体的商业定位。在保持传统批发为主业的基础上,福海国际在购物体验方面卯足劲,引入众多品牌餐饮、休闲、娱乐设施,延长营业时间,打造了“吃喝玩乐购”一条龙的全新购物体验。从内在的美食、娱乐、休闲等配备,到周边的便民和金融服务,配套一应俱全,让购物者在逛街购物的同时,感受美食、娱乐所带来休闲生活,轻松购物,欢乐畅行。这样大胆的举措,充分体现大红门·福海国际以客户为中心,贴心周到的同时也将带来可观的客流量。
新结构:中纺设计师工作室落户,推动商圈文化创意产业
福海国际成为大红门首个设计、销售、展示一体的平台。福海国际将于中纺设计师协会合作,为新锐设计师提供设计师工作室,自2008年,北京市政府授予大红门首家服装服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以来,大红门打造服装服饰展览展示平台取得成功,但是设计、研发一直是产业链中的空白,这次中纺设计师工作室落户将是大红门发展设计、研发的平台突破和首次尝试,改变传统服装产业结构,将推动大红门服装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化发展。
大红门服装商圈从培育形成至今,已经近20年的历史,从最初的“浙江村”到现在39家专业服装、面辅料专业市场,很多人眼里大红门是低档服装集散地。2008年,大红门被授予服装服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并根据北京时装之都战略部署,发布《CBC总体发展规划》,以争创北京时装制度核心区为目标,5年来不断提升产业档次、调整产业结构,创新经营模式。现在大红门不仅是丰台商业的龙头之一、也是整个南城商业的亮点。南中轴发展的潜力最大的商业区域。大红门服装协会会长陈重才表示,在丰台区、南苑乡两级政府的支持下,大红门产业升级效果已经呈现,继福海国际大厦之后,鑫福海大厦项目也在2012年启动,预计2014年完工,这个项目将引进设计研发独立项目,填补大红门服装产业链的空白。另外,大红门服装文化街、晨光路地下改造等重点项目都将推动大红门产业升级、环境升级,未来的大红门必将以全新的面貌,创造更大价值。带动整个城南商业的发展。
据介绍,2012年3月,大红门福海国际商贸大厦破土动工,这个体量近10万平方米的服装商业大厦,是大红门商圈产业升级的核心项目。也是大红门服装服饰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文化产业和丰台区重点打造的“一轴两带四区”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从破土动工开始,投资方北京鑫福海工贸集团力求将商场打造成为大红门商圈乃至整个北京南城的地标性建筑,从建筑设计到功能定位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大胆尝试。该项目地理位置位于大红门商圈的黄金位置,距天安门3.5公里,位于南三环木樨园桥西南角,地下3层,地上9层,建筑总投资达6亿元。
2013年,9月-10月,大红门福海国际项目巡展活动南下杭州、广州等地,与南方服装产业发达地区的品牌、市场实现南北方市场的无缝对接,将国内一流的品牌服装整体引进北方市场,打开华北渠道,并根据这些品牌的需求,量身打造福海国际的经营模式,为实现大红门服装产业升级、南北服装资源流通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