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袁光宇 何广丰)面对五十年不遇的大暴雨,绥宁县创造了“不死一人,不垮一塘一坝”的抗洪奇迹,这奇迹背后,隐藏着一位幕后女英雄。她,就是绥宁县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慧丽。
从6月24日到7月1日,绥宁县总降雨量为397.5mm,突破了历史极值,刷新了自1960年绥宁建站以来同期的气象纪录。但是,自始至终,于慧丽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扎实当好瞭望汛期的“望远镜”,做好开展防汛的“指南针”,是绥宁县委、县政府进行防汛决策的得力助手和参谋。
今年43岁的于慧丽是土生土长的绥宁妹子,1993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今年1月起开始担任绥宁县气象局主要领导。
锁定第一场特大暴雨
今年4月入汛以来,于慧丽便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经常组织加密会商。早在6月19日,就锁定了这次大暴雨过程,并制作了《气象专题服务》,明确指出:“6月24日晚到25日,需加强防范强降水过程、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带来的危害,同时,需警惕强降水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6月24日下午16时,在分管副县长王世刚组织县防指成员单位召开的会商会议上,于慧丽第一次公开阐述了自己的上述气象观点;晚上20时,她又向县委书记唐渊汇报了自己的判断;当晚深夜,在全市防汛工作电视电话紧急会议召开之后,她再一次及时向县防指成员单位发布了《重大气象信息专报》,强调“24日晚到25日全县有暴雨,局地大暴雨”。果然,6月25日零时至8时,雨情如期而至,绥宁县大部分乡镇出现大到暴雨,部分乡镇出现特大暴雨,13个乡镇的30个雨量站超100mm,其中寨市苗族侗族乡的上翁村达289.2mm。
气象信息惠及全市全省
在接下来的七天里,于慧丽通宵达旦査看最新资料,准确把握强降水动态,及时作出预警,共制作了七期《重大气象信息专报》,为绥宁县的人员、财产转移争取了时间。
在此轮暴雨来临之前,于慧丽就带领业务人员就预报时效的划分、预警信息的概念以及强降水监测预警服务业务的启动和开展进行了认真梳理。6月25日凌晨,随着暴雨越下越大,绥宁县气象局通过“湖南省市县气象服务一体化平台”,共发送了“黄色暴雨预警”和“红色暴雨预警”以及58次气象短信预警警报,其中发布1小时降水大于40毫米的“实况监测预警”17条,3小时大于80毫米的16条、大于100毫米的9条,6小时大于150毫米的10条、大于200毫米的3条。7月1日,绥宁县气象局又发送了预警2条、“实况监测预警”20条,为全市乃至全省的气象预测做出了贡献。
提醒警惕第二场暴雨
6月27日,随着降水的减弱,大家以为此轮暴雨会基本结束时,于慧丽却没有掉以轻心。她认真分析最新气象资料,在当天的绥宁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特别强调未来几天还将有强降水过程,并将云图资料提供给大家,进行当场查阅。科学的精神,细致的工作,使得大家将放松的弦又绷了起来。结果同样如于慧丽所料,6月30日晚上,暴雨再度袭击绥宁,但绥宁有备无患,县委、县政府领导运筹帷幄,县防指调度自如,虽然遭遇五十年难遇的暴雨,但全县人民安然度汛。
“人们都说‘天有不测风云’,但随着科学的发展,老天爷的风云越来越多地可以被人们窥视和把握。”于慧丽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