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深夜,杜蕾斯突然发了一条微博:准备好了吗?……带上小黄盒,一起去探索未知吧?(配图是一只盒子)杜杜想干什么?
好奇害死小编,一路扒下去,文案太美,不敢看!
擦擦眼镜继续往下扒。原来是杜蕾斯联合小黄车、马蜂窝一起满世界找小黄盒。
小黄盒里到底装着什么?根据20日揭晓答案,小黄盒内有两样固定物品:旅游攻略,杜蕾斯空气套(好想要)!
还有一份随机物品:未知旅行的机票,自行车,手环……
深更半夜,杜蕾斯竟然在微博上联合蚂蜂窝搞事情。在水生火热的旅游市场:携程和飞猪旅行(阿里旅行)、途牛网基本收编了这个江湖,突然捅出个蚂蜂窝,够胆够气魄!如果没有杜蕾斯,恐怕我这辈子都不会知道蚂蜂窝是啥,这就关乎到营销的传播法则。
引爆点:引爆传播三法则
在《引爆点》这本书中,作者马尔科姆写到,将一件事引爆的三个法则是: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环境威力法则。
在这个案例中,随便发条微博都能引起网络地震的杜蕾斯,无疑是“个别人物”。在活动策划中找到这样的“个别人物”是成功的一半。
一条信息的粘性会决定,是否能被重复传播。在这个案例中,营销人员在极力设计活动粘性:全城找小黄盒,带着杜杜去旅行,未知目的地的机票,随机获得的神秘礼物,杜蕾斯空气套。——搞事情的关键点就在这里。
在营销中最好的附着力法则设计是:发动消费者看到广告后去做一个行为,而这个行为本身又可生成为一条新的广告,带动身边的一起去过。最佳案例:新世相丢书活动。
无论是凡客体一夜爆红,还是“为自己带盐”风靡一时,还是papi酱成名,都少不了当时环境威力的推波助澜。环境威力最大,却最难控制。
不管你是当红炸子鸡,还是粉丝上千万。新世相的第二次逃离北上广,无法复制第一次的轰动效果,尽管他自己宣布成功,呵呵。陈欧的二次为自己代言只会遭遇嘲讽!百雀羚和局部气候搞的第二条长图文,没有几个人知道。即时一切没变,可是环境变了。在没有环境威力的帮助下,同样的事情也很难爆红。杜蕾斯捅了蚂蜂窝这事能否搞大,还有待观察,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