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人们和往常一样赶着去上班,开车的依旧遭遇早高峰的拥堵,乘坐公交和轻轨也如往日般拥挤。
走在路上,可以看到当地人拿着手机给士兵们拍照,还有的人大胆要求和士兵合影。在社交网络上,“秀出可爱的士兵”主题标签开始流行——很多当地人把和士兵拍的自拍照发到网上。
军事政变,对泰国人来说,并不陌生。
5月22日,在经过两天的戒严和对政变的否认后,政变还是发生了。没有流血,23日,陆军司令巴育任代理总理。
泰国皇家军队与20世纪以来的泰国政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自从1932年开始颁布第一部宪法实施君主立宪以来,泰国共发生了11次成功的军事政变,未遂的也有近十次。一有风吹草动,一些人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这会不会是第12次?”
而2006年,也正是军队推翻了时任民选总理他信,8年来,泰国街头支持和反对他信的“红衫军”、“黄衫军”轮回示威不断,他信家族及其支持者虽然又先后有颂猜、沙马、英拉出任总理,但最终都被迫下台。 “三日政变”
5月20日,泰国时间凌晨3点,恐怕没多少人在这时候看电视。泰国陆军司令巴育选择此时在军方运营的第五频道向民众宣布:根据1914年戒严法军方对全国实施戒严。
当人们一觉醒来,士兵已站在路口,坦克已经来到街道,新的公共秩序已启动。
军方没有与代理总理尼瓦塔隆商量。1914年泰国的戒严法赋予军队诸多权力,且无需经过总理同意。
宣告军管后,巴育成立并领导新的“维和指挥中心”,全面接管安全问题。同时,10余家卫星电视被叫停,社交网络上也不得发布政治煽动性言论。
此情此景,在泰国过去的几十年中似曾相识——宣布军管,控制媒体,而后成立国家管理改革委员会,最终指派过渡政府总理——不过,巴育称:“这不是政变,大家不要恐慌。”总理还在,议会也还在。
此次戒严并非那么“出其不意”。看守政府与反政府组织人民民主改革委员会(PDRC)已经持续六个多月的僵持。而且,此前一周,泰国发生暴力冲突致人死伤事件,巴育就曾表态,如果类似事件持续,军方可能介入。最后,反政府组织声称将发动“最后的战役”,这必将激起对手“红衫军”反独裁民主联盟(UDD)的对抗。
相比政变,起初,军方选择了较为温和的戒严。然而,之后的两天,风云变幻,造就了又一次军事政变。
5月22日,泰国军方、看守政府、国会上议院、选举委员会、为泰党、民主党、反政府组织举行的谈判破裂,与会组织负责人被军方控制,乘坐面包车离开陆军俱乐部,暂时不知去向。据新华社报道,泰国军方已扣留参加会谈的示威领导人和政府官员。
随后,巴育在电视讲话中宣布军方和警察部队组成国家维和委员会,接管国家权力。他声称政变是处于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需要。并且泰国将一如既往地保护外籍人士的合法权益,继续与外国保持友好关系。
CNN、BBC等在内的新闻电视台直播完巴育的讲话后即变成静止状态,屏幕上打着“国家维和委员会”字眼。接着,有关君主制章节以外的宪法被暂时废除、禁止5人以上的集会、全国实施宵禁——除了赶往机场的游客,医院工作人员、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媒体工作人员等可在必要时在宵禁时间内外出,其他人不得在晚上十点到早上五点外出。
军方政变后,目前,泰国“黄衫军”和“红衫军”两派的街头争斗已经基本停息。 游走在政治僵局间
过去几十年里,泰国重复上演着军人“还政于民”——民选政府执政危机——军队出面干预的政治循环。其中军队总是扮演着重要角色。
上一次政变发生在2006年,时任总理他信被赶下台。他信2001年当选为总理,虽为泰国史上第一位任期满四年的总理,也是第一位通过选举连任的总理,但也经不起军队的政变。军队打着恢复秩序的旗号来平息了“红衫军”和“黄衫军”的对峙。
军人统治泰国一年多后,还政于民选政府。一名泰军前将领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06年之后,军方意识到,治理国家并非最佳选择,也不再愿意承揽可控范围之外的事务。因为这些事务或将其置于聚光灯之下,或带来不可控的民意压力。
然而,这只是继续恶性轮回。此后继续有他信的追随者沙马、颂猜先后当选总理,但是依旧状况百出,面对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泰国就迎来了阿披实——自2001年以来他信所在的政党或亲他信政党一直是民选政府主要执政党的历史被打破。
然而,支持他信的“红衫军”并未善罢甘休。阿披实上台后不久,泰国政治危机再起,在军队“保驾护航”、血腥镇压“红衫军”后,阿披实撑到再度大选中败选后下台。美女总理英拉上台后,更是经历总理府被反政府组织围攻,最后宣布解散议会,选日子重新大选,但没能换来和平。 “真正的主人是国王”
自从1932年泰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王室、军队和政府形成了推动泰国历史进程的三种力量。泰国枢密院主席廷素拉暖曾表示,“军队是马,政府是骑手,真正的主人是国王。”
在泰国,王室一直受到社会的尊敬,泰王始终拥有政治权威。按照泰国宪法,国王有任免总理的权力;立法权虽由国民议会掌握,但国王有权修改、取消、更换宪法;而军队仅效忠于国王而非政府。
泰国军队全名为泰国皇家军队,职能是保护泰王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对抗来自国内外的威胁。军队一直享受着额外的独立性,而且国家法律也没有能够将其彻底国家化。军队受到王室的倚重,同时也被认为是一支能对国家进行有效治理的政治力量。近70年来,普密蓬国王一直维系着泰国的团结。
泰国军队分作海陆空三军,统管于最高司令部,但掌握实权的是陆军司令一职。作为泰国军队精英团体“东方之虎”中的一员,陆军司令巴育被认为与泰国王室关系紧密。他同时还是泰国国家警察总长阿杜的密友。
除了拥有枪杆子,泰国军方从来都会“审时度势”。从2006年政变、他信流浪海外后,泰国经历了持续的政局动荡,加之世界经济危机的蔓延,国内经济各方面受到了严重影响。无论是皇室威仪,还是精英、平民百姓都迫切希望国家尽快恢复稳定,转入全面建设的正常轨道。况且国家动荡、经济滑坡对军队和军人也不利——在此背景下,亲他信势力在军管结束后的上台看似是个“例外”,其实可以说正是军方“主动作为”的结果。
而此次政变,能不能结束泰国政局围绕反、挺他信的争斗轮回,仍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