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一辈中一直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心疼孙子烧张纸,心疼外孙把手指”。意思老人心疼孙子,百年之后孙子上坟的时候会给自己烧张纸,而疼外孙,外孙只会用手指一下那是外公婆的坟。还有这么一句话是“外孙是别人家的狗,吃完就走”。外孙和孙子在老人心目中的地位注定不同,区别也显而易见。
身边一个闺蜜一直对于家里父母的这种态度耿耿于怀,自己和老公结婚没两年,就生了一个儿子,当时闺蜜婷婷坐月子的时候,老妈担心婆家不能尽心照顾婷婷,就自己专门从老家赶来照顾婷婷了。月子结束以后,婷婷想让老妈在自己身边帮着照顾孩子,因为平时自己跟婆婆的关系也不太好,而且毕竟是自己亲妈,在照顾孩子的时候肯定更加尽心。
没想到,老妈竟然不愿意,执意要回老家。在老妈的眼里,孩子跟谁姓就应该由谁照顾,外孙是别人家的狗,吃完就走。照顾大了将来也是跟奶奶亲。婷婷觉得老妈可能是想在家安享晚年了,既然这样,婷婷也不好继续为难老妈了。
刚开始婷婷自己照顾孩子,之后因为要上班的原因,婷婷雇了保姆在家照顾孩子。让她耿耿于怀的是,差不多半年之后,弟妹也生了一个儿子,当时老妈一直不愿意给自己带孩子,没想到自己的孙子出生以后,就上赶着去照顾了。平时孙子和外孙在一起,也能明显感觉到老人疼孙子多一点,这让婷婷心里很难受。
不明白为什么外孙子和孙子在老人的眼中能有这么大的区别,外孙也是自己的亲儿子啊,可自己最亲的父母并不把自己的亲儿子当成最疼爱的人。
对于孙子和外孙在老人心目中有什么区别,很多老人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这有什么可伤心的,本来就是这样的,难道奶奶不是带孙子的,姥姥带外孙,是看闺女的面,没有闺女认他谁?要是老人不在了,孙子逢年过节的上坟,扫墓,怎么没听过多少外孙做这样的事?有也不多吧”
“女儿嫁出去如泼出去的水,一代親,二代表,三代没了了。姓氏是宗族,是万代宗族。”
“养不熟!外孙再怎么疼人家还是和爷爷奶奶亲!”
其实孙子和外孙本来没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相处时间的多少,所有的感情都是在时间的堆砌下积累起来的,老人跟孙子相处的时间多,自然就会跟孙子亲一点,跟外孙相处的时间少,跟外孙的感情肯定不及孙子。